半小时卷铺盖走人!特朗普解雇白宫涉华智囊团,中美关系要变天?
环球网消息,特朗普突然对国家安全委员会进行"大清洗",其中亚洲事务部门几乎被团灭,特朗普要求这些官员在半小时内清空办公桌走人。
特朗普的这场清洗其实早有预兆。在特朗普刚重返白宫的时候,就裁撤了国安委160个人。上月初,技术主管费思被解职,这位"印太战略"设计师曾力推对华科技制裁。
而这次对涉华事务人员的全员解雇中,亚洲事务主任简以荣虽然留任,但其团队全军覆没,包括专门处理中国事务的专家组。要知道,这个部门就是一直主导对华强硬政策的"反华智囊团"。
那特朗普为何自断臂膀?白宫内部流传的邮件透露端倪。国安委幕僚长麦科马克在通知中强调,这次重组要确保员工"绝对忠诚"。
有官员直言,特朗普将国安委视为"深层政府"老巢,这个指控要追溯到2019年,当时两名借调军官举报"通乌门",直接导致特朗普遭遇弹劾。时隔五年,这位记仇的总统显然要秋后算账。
但事情没那么简单。笔者发现,被清洗的几乎全是专业官僚,尤其是主张"理性对抗中国"的技术派。比如前文提到刚被撤职的费思,其父是伊拉克战争策划者,本人从国务院时期就鼓吹对华强硬。
这些人的共同点是:既质疑特朗普的"直觉式决策",又无法有效执行他的激进政策。在特朗普的逻辑里,与其留着这群"自以为是"的技术官僚掣肘,不如把权力集中交给听话的嫡系。
在这次改革中,鲁比奥依旧完完全全的支持特朗普,称改组是为了让国安委回归"执行者"而非"决策者"的原始定位。
回看特朗普这种近乎偏执的清算,是美政府决策模式的关键转变:从依赖专业机构转向"直觉治国",但这对于中国来说,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拜登时代的国安委虽将中国视为"头号威胁",但至少决策可预测。如今换上"忠诚胜过专业"的新班子,再加上特朗普本人的“善变”,反而增加了中美战略误判的风险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当前国安委的规模已经缩减至二战以来最小,其职能正被拆分给国务院和国防部,而这些机构在对台海和南海等问题上极有可能采取更冒险的行动。
展开全文
所以接下来中美关系会大变天吗?笔者的观点是不会。
因为特朗普不敢,中国早就捏住了美国的命脉:美债和稀土。
中国连续三个月启动的美债抛售,明确持仓量降至7654亿美元历史低位,直接导致美股单周蒸发6万亿美元市值。特斯拉、通用等企业股价暴跌。
此外,中国通过将长期债券置换为短期票据的操作,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幅度最高触及4.629%,削弱了美联储货币政策传导效率。
基于当前利率环境,美国增量债务年利息支出应接近500亿美元,且伴随利率波动可能进一步上升,就因为美债这颗“定时炸弹”特朗普不得不改口,称对华关税政策"保持灵活"。
此外,中国贸易顺差中仍会以美元结算,但美债持仓量占外储比例正在逐年降低。这种"既参与体系又降低依赖"的策略,使美国既无法承受中国彻底抛售美债的冲击,又难以完全摆脱中国继续持有带来的稳定性。
其实美债这个致命弱点,不仅中国捏在手里,日本也拿着它跟美国谈判,本月,日本寿险公司抛售约115亿美元美债,日本财务省抛售300亿美元美债,导致10年期收益率突破4.5%,逼得特朗普连夜致电日本首相石破茂灭火。
而中国手里握着的除了美债,还有稀土。
中方对美实施的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出口禁令,导致F-35战机关键部件交付周期延长。此外,通过稀土出口审批权收紧,中国建立"买方资格审查"新机制。该机制被美媒称为"非关税贸易壁垒创新",倒逼美国军工企业重组全球供应链。
所以,美国想要“拿捏”中国是不可能的。
回头来看,1947年杜鲁门创立国安委的初衷,是为防止总统独断引发灾难,78年后,这个机构却因阻止不了总统独断而遭清洗。或许对特朗普来说,国安委存在的最大价值,就是提供一个能让他亲自画红圈的会议室。
评论